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保障房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星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9 8:05:31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3.3 做好保障房质量与工程造价的管理

  在保障房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施工技术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保障房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保障房工程的造价。因此,需要工程造价师对工程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在达到工程的功能、材料性能的要求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用价格合理的材料来代替价格较高的材料。在保证保障房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发挥机械、人力的工作效率,有效的降低无效管理和无效劳动出现的次数,将保障房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落实到每一个管理的过程中。

  在保障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符合建筑标准的基础上,要最大程度上降低质量的成本,建筑工程质量成本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质量改进区,即质量差的区域,这一区域故障成本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因而需要质量改进的策略,以更好的降低工程成本。第二个是质量至上区,即工程质量优秀的区域,这一区域检定成本与质量问题预防成本占主要位置,可以适当的降低原有的施工质量标准,以有效的降低保障房工程的质量成本。第三是质量使用区域,这一区域的保障房的质量成本最低,被称之为合适的质量成本。

  目前需要我们降低的是建筑施工过程的安装工程故障成本。保障性住房的内外部故障产生的成本,是工程质量区无缺陷时就能够消失的,被称之为矿中黄金。工程质量缺陷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故障的成本就会降低。当前保障房安装工程质量处于开始提高阶段,所以能够开发的经济资源非常的丰富。

  4 结语

  随着我国法制制度的不断健全,有关保障房的建设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使得保障房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在不断的增大。但是保障房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仍然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总结经验,加快构建有利于保障房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与管理控制的制度,制定适合我国基本状况的保障房造价管理的策略,提高我国保障房施工的质量。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

  参考文献:

  [1]任骏,施方. 住房抵押保险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及相关法规探讨[J]改革与战略, 2004,(01) .

  [2]芦金锋,王要武. 日本公营住宅的运作方法及其借鉴[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04) .

  [3]吴红宇. 国外公共住房金融政策概述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 2004,(08) .

  [4]褚超孚. 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