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平稳过渡 建企应对建造师执业制度的良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 10:57:46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我国已实行十多年的项目经理资质行政审批制度,将逐步由国家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代替,由此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在重煤集团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是综合性国有施工企业,共有一、二级项目经理63人,基本满足施工的需要。2004年,公司按照《建造师考核认定办法》和《实施意见》认定了一、二级建造师18人,参加全国一级、重庆市二级建造师第一次考试共22人,通过了8人,涉及矿山、机电安装、工民建、市政、公路五个专业。按这种通过率,到2008年企业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

  如何让项目经理向建造师平稳过渡,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如何在企业里快速确立地位?张义全认为,首先是领导重视。既然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是国家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加快与国际工程管理惯例接轨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那么企业就要快速接纳和力推。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对广大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市场的限制条件会越来越多,门槛也会越来越高。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后,业主也会更关注对担任项目经理人员的执业资格。其次企业应该统筹规划。张义全认为:实施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企业的施工实际统筹规划,确保建造师等级、专业和人员数量能满足企业资质等级的发展需要。为此,企业要有目的地组织部分建造师参加多种专业考试,探索“一师多岗”和“一岗多师”企业内部机制。

  按现行规定,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担任。但由于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项目经理往往受项目管理和实际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有能力担任项目经理。这就需要企业从现在开始,将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加强系统的项目管理综合能力培训,不断进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和经验积累。张义全认为,在组建项目经理部时,企业可有的放矢地将还未取得执业资格,但长期从事工程管理,有施工业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作为年轻执业建造师的副手,辅导后者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组织考试是能否获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大事。张义全认为,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分综合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两部分,涉及的科目多,知识面广。目前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一方面由于考试门坎的限制,不能参加建造师考试;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在项目上组织施工,接触这方面新知识的机会很少。为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统一安排,组织好有资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参加考试,确保项目管理人员在2008年前获得建造师执业资格,保证企业的市场准入不受限制。

  2008年后,由于某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留住辛苦培养的建造师,企业为了生存,必然会利用各种手段购买注册建造师证进行工程中标,从而导致建造师在社会上身价虚涨。行业和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建造师的管理,建立建造师培训、使用、业绩考核等管理办法,彻底杜绝有证者不在岗或“挂帅不出征”以及能上岗没有证书的现象。张义全认为,规范执业秩序和建筑市场秩序,努力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安全的水平,才是实现推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真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