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
作者:李健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30 11:20:47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支;二是一些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市场规模研究不透,不按照企业的规模和施工的需求盲目购置大量的固定资产,超过了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第二是对投标市场研究不透,盲目开发造成资金大量占用;第三是对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研究不透,盲目扩大信贷规模,造成资金负担过重。

  5、业主和银行对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监管,资金不能合理调剂

  目前,国内大部分业主对施工单位都实行资金封闭监管,在施工单位进场以后,就立即与银行和施工单位一起签订资金监管协议,要求施工单位承诺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能随意调拨,有些业主和银行甚至要求施工单位每天的资金用量不得大于30万元,尤其是现金用量不得大于10万元,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进行大额支付时,必须向业主和银行申报同意后方可支付,这就造成施工单位的资金无法得到有序流动,资金的利用率降低。

  三、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及有效管理与利用资金的对策

  针对施工企业资金紧张与财务风险源形成的原因分析,建议施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从粗放施工型企业向施工管理经营型企业转变。如果企业没有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经营效益将难以保证。

  1、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工,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实施资金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1)自下而上逐级编制资金预算计划。自上而下,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审批预算,各职能部门对所属单位的预算计划,通过收集整理,确定本企业下月财务资金预算,改以往的“先用后算”为“先算后用”。(2)执行严密的预算调整程序。原则上,各级预算一经批准确定,不得更改,但因特殊事由,须调整的,应遵循严密的审批制度。(3)建立严格监督和考核制度。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

  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营运资金区分为生产经营资金和非生产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非生产经营是跟生产经营相对联系不太紧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适度”的原则,力求压缩总额开支。

  2、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

  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树立“钱流到哪里、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1)资金收入方面:加强企业预算、计划、项目部、财务部的相互联系,根据工程合同、工程变更签证、预算结算等整理好应收款资料。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退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分析。(2)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法,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建筑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适时建立资金集中控制管理制度,目的是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让资金更快周转,积极规避财务风险:(1)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2)与银行协作,探索、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目前许多银行已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可以将本系统的资金高度集中,将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各地的资金汇兑业务虚拟在一个总账户下运行,减少了跨省同行资金调度,减少了提前汇到异地银行的沉淀资金。“网上银行”能及时提供企业的资金动态和存量,有利于资金决策,能加强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