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管理模式 >> 正文
土工试验资料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实际运用
作者:朱慧娟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31 12:47:24

  摘要: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设计参数的提供,需要多种方法的参照与对比。本文所涉及某建筑,因其持力层预计要达到岩石层,因而象静力触探等方法就无法运用,土工试验数据在这类工程中就更显得更加重要了。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目的是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着重论述场地的原始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当地经验并主要依据相关规范,提供各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土工试验 、标贯试验 、静动探试验等资料。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土试资料在岩土勘察中的实际运用。

  1 某建筑概况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某建筑由四栋十一层小高层住宅楼、一栋地下人防车库和一栋商业用房组成,结构类型小高层为剪力墙结构,其它为框架结构。

  场地地貌单元为高河漫滩。原为稻田,地形较平坦。

  场地地基土层主要有6层组成,①层耕填土:灰黄色,呈湿、松散状态,厚:0.4~3.00m。②层粉质粘土:黄~黄灰色,可塑状态。厚:1.60~3.00m。③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厚5.70~10.70m。 ④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态。厚1.20~5.80m。 ⑤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状态。厚1.40~6.50m。第⑥层强风化闪长岩:厚3.50~7.20m。其下为中风化。

  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浅层潜水和深部弱承压水,浅层潜水主要赋存于第①~③层土层孔隙中,深部弱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⑥层强、中风化闪长岩裂隙中。

  2 岩土工程分析

  2.1 场地稳定性及抗震稳定性评价 场地内地层分布稳定。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属稳定场地,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该场地为抗震有利地段

  2.2 地基土评价 第②层可塑粉质粘土:土层压缩系数a1-2=0.30MPa-1,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可作为商业用房天然地基础持力层。第③层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属高压缩性土,承载能力低。第④层可塑状质粉质粘土:土层压缩系数a1-2=0.27MPa-1,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第⑤层硬塑状粉质粘土:土层压缩系数a1-2=0.21MPa-1,属中低压缩性土,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第⑥层强风化闪长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可作为小高层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

  2.3 基础类型选择

  2.3.1 天然地基:本区第②层粉质粘土,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建议商业用房,选择该层作为其独立基础持力层。

  2.3.2 片筏基础 地下人防车库基础型式可选择片筏基础,以第②层粉质粘土作其持力层。

  2.3.3 桩基础:地下人防车库基础砌置深度5.3米,基底主要坐落在第②层粉质粘土上,其周围有2.0m左右的回填土,地下水位高,考虑抗浮设计时,建议可采用桩基础,以第④层为桩基础持力层。四栋小高层住宅楼,均建议采用桩基础。以第⑥层强风化闪长岩做其桩基持力层。桩型均推荐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基设计时,应考虑桩身穿越较厚松散新近填土、较厚欠固结土,桩周存在软弱土层,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

  2.4 基坑工程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室一层,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开挖深度一般5.30m左右。地下水位高,条件较复杂,对施工的影响较严重。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8、7、2有关规定,该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人防车库基础为片筏基础时,应考虑基坑开挖后,第②层粉质粘土较薄,下卧层为第③层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弱下卧层)对建筑物的影响。

  3 结束语

  本工程主要为高层建筑,均要求入岩一定深度,故静探孔无法施工,因而静探的相关资料无法取得。本工程的主要依据即为土工试验指标。标贯等仅作参考。土试资料的准确性在本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工程报告的提交,主要得益于土试资料的完整、全面、准确。从实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更进一步证明本次土试资料的提供是客观和准确的。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